
Rolex Sea-Dweller
深海居民
勞力士於1967年推出Oyster Perpetual Sea-Dweller,以應付長時間執行深海任務的挑戰。Sea-Dweller專為飽和潛水而設,在深海探索的最後階段,其排氦閥門可掌控上升及返回水面的腕錶減壓過程。
Sea-Dweller於1967年面世時,防水深達610米(2,000呎),及至1978年防水深度增至1,220米(4,000呎),且匯集現代潛水腕錶的所有特性。
Sea-Dweller獲美國太空總署、美國海軍及美國政府於1969年共同策劃的「玻璃隕石」(Tektite)計劃採用,在現實環境進行測試,並參與多個早期水底棲息地的重大實驗。

潛水新面貌
始於1960年代的「飽和」潛水,讓潛水員能夠長時間在深海停留。潛水員需進入加壓艙,以重現水底工作環境的壓力。這代表他們只需在潛水任務結束時經歷一次減壓過程。
然而,此程序或會損毀腕錶。潛水員吸入氦氣為主的混合氣體,其極細原子可穿透錶殼。返回水面後,殘留氦氣會產生內部壓力過大的現象,從而損毀腕錶。

以排氦閥門控制減壓
為克服這道難題,勞力士於1967年推出配備排氦閥門的潛水腕錶Sea-Dweller。旋緊於錶殼的排氦閥門,由密封氣缸、活塞、膠圈及彈簧組成,作為安全閥門。當錶殼內部壓力過高時,便會自動打開,釋放出氦分子。

在任何環境中均清晰易讀
勞力士獨有的Chromalight夜光顯示確保Sea-Dweller在任何情況下也清晰易讀。鐘點標記、指針、外圈上的零位圓珠標記及外圈均填充或手工塗上Chromalight夜光物料,在黑暗中散發藍色強光,發光時間是傳統磷光物料的兩倍。

增強防水性能
Sea-Dweller配備三扣鎖上鏈錶冠。此旋入式錶冠於1970年面世,由三個防水區組成。它大大提升了43毫米蠔式錶殼的防水性能,而其中層錶殼則特別以耐腐蝕性的整塊實心蠔式鋼合金鑄造而成。

海洋之民的腕錶
絲維雅・艾爾(Sylvia Earle)等探險家及海洋學家,以及大衛・都必列(David Doubilet)等水下攝影師,均致力保育海洋,並深明大海是我們最珍貴的財富。他們均佩戴Sea-Dweller腕錶,盡顯他們的熱誠及承諾。
此外,勞力士自1971年起亦與Comex(Compagnie Maritime d’Expertise)合作。此法國潛水公司專門從事水底工程、技術及檢修項目。數十年來,此公司一直為其潛水員配備Sea-Dweller腕錶。